刘兆东近照
认识刘兆东是十几年前的事了,那时候他是淄博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。我的好朋友向我介绍他喜好书法,也在练字。领导练字我听多了,也见多了,大多数是附庸风雅。无非就是领导体,老干部体,动动毛笔在宣纸上写几个歪歪字,就被人奉承为“书法家”。所以,对刘兆东只有尊重,对其它的也没当回事。有一次在淄博聚会时,他提出和某市领导要拜我为师,我嘴上答应了,心里想:你们可能也就是说说而已。多少年了,只是好朋友相待。直到前年的某一天,刘兆东拿出他书写的一幅字,我看了以后才觉得他不同凡响。虽然,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,仍有发展的可能。因此,把他拉进《闫锐敏书法工作室》群。这样,每次对他书写的作品,都给予评定,对缺点批评,对优点肯定。下面,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的作品。
闫锐敏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自从有了微信,闫锐敏就研究远程书法教育,经过几年的试验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
这种方式的应用,好处如下:
一.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教,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。只要网络畅通,不受任何限制。
二.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,老师可以当天批改。这样,学生进步很快!
三.既可以节省学生和家长的时间,也可以节省老师的时间。
四.只要有qq、微信、网络,只要认识中国汉字,在任何国家都可以学。
五.还可以进行实用书法教学,想学什么字,就可以给你写什么范字,你就可以练习什么字。
六.如果学习毛笔书法,还可以因材施教。
刘兆东,1965年生,山东沂水人,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。自幼兴趣广泛,尤钟爱于书法,少年时即有书名于乡里。大学时参加书画比赛,被齐白石大师弟子刘如璞先生发现,并收为学生。1992年入选《中国青年书法家大词典》(金通达主编)。
刘兆东书法初学唐楷,于欧用功最多,兼学颜柳,对汉隶魏碑亦多有涉猎。后得著名书法家苗培红先生指点,临习二王,书风为之一变。
近年来,得到炎黄书画家协会主席、著名书法家阎锐敏先生悉心指导,书艺大进,不仅结字明显改观,于章法布白、用墨、钤印亦多有新的体悟。
刘兆东书法以行楷为主,兼涉隶草,追求古雅端秀流美之书风。
刘兆东的学书体会
我从九岁开始学习书法,迄今已40余载。而今已过知天命之年,年轻时的很多兴趣爱好多已放弃,唯有书法一直不离左右。期间虽有用心不专、用功不勤之时,甚至有时因工作原因十天半月不动笔,但只要一回到书桌,书法就像一位忠实的伙伴回到身边。即使出发在外,见到好的牌匾、楹联、碑刻,都会驻足欣赏,拍照留存。遇到同道中人,则更是谈古论今,交流学习体会。书法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我对书法好的钟爱,源于内心的喜欢。少年时代,物质贫乏,农村条件更差。但这不能扼制兴趣的发芽。读小学三年级时,四年级的班主任会写毛笔字,他让四年级的学生买毛笔,他教毛笔字。我也跟家里要钱买了一支,那支笔九分钱,我到现在都记得。过春节时,母亲说,自己家里有学生,春联就不用请人写了。在母亲鼓励下,我第一次写春联。春联贴出后,亲戚朋友都说好,村里几个有文化的人从门前走,也会说些称赞的话。现在想想,当时写的根本就没法看,但大家的鼓励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书法的兴趣。每年春节过后,我都会大街小巷的转,看各家的春联,看见好的,默记在心,回家模仿。
上初中后,我有了第一本字帖,《中学生字帖》,书名是叶圣陶先生题写的,柳体。我觉得从那时起,才算真正开始学习书法。
临帖是通往书法殿堂的必经之路。书者,写也,法者,规矩也。规矩何来?历代先贤学习、实践、总结、提炼而成,为业内所遵循,为业外所公认。离开规矩,书法就失去根本,就不能成其为书法。历代大师大家的书法作品谁看都说好,历久不衰,成为经典,必有其故。他们的审美以及表现形式通过书法语言传达给大家,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,成为公认的标准和模范。我们应感到庆幸的是,历代书家灿若星辰,各种书体、各种风格应有尽有。现代信息技术又可让我们随时打开电脑、甚至手机即可与古人对话,从他们留给我们的法帖中汲取营养。
当然,书法要发展,还要有创新。但创新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。师古不泥,还得先师古。师古充分,创新即是水到渠成、瓜熟蒂落,这样的创新才有根基,才有生命力。
明师指点是书学海洋的航标。这里我没说“名师”,我更强调“明”字。当然,名师一般都是明师,但明师不一定有大名气。明师要擅书艺,谙书理,更要了解学生的基础、兴趣,甚至性情、学养。为学生指明方向。
有人说,书法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,也有人说,书法是排在第一位的国粹。其实,怎么说都不重要,关键是你得喜欢。反正,我喜欢。